藥品安全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,各種化學和儀器分析方法在解決藥品研發(fā)和質量控制中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
ICH指導委員會于2009年10月批準了Q3D金屬雜質課題。這一新指導原則建議對于藥品中的金屬雜質進行定性和定量限制。
藥品中的元素雜質可能有多個來源:可以在合成中有意添加,或可能作為污染物存在(例如,通過與生產設備的相互作用,或通過藥品的組分存在),因此可在藥品中被檢測到。由于元素雜質不能給病人提供任何治療益處,所以藥品中元素雜質含量應該被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。
一、規(guī)則解析
在醫(yī)藥品的質量管理中、元素分析有著重要的作用。根據(jù)ICH Q3D的指導原則,對醫(yī)藥品中不純物元素的評價、管理的需求在不斷提高和嚴格。以往、對于醫(yī)藥品關聯(lián)的元素分析方法是使用化學分析(比色法)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、ICP-OES、ICP-MS。在ICH Q3D應用中,作為各藥廠的元素不純物檢測方法也是主要介紹ICP-OES、ICP-MS。
如今,X射線熒光光譜法作為普通檢測方法被USP、EP、日本藥典、中國藥典所記載,從樣品處理的簡便性到產品研發(fā)、進料檢查、工程管理、可以使用在ICH Q3D指導原則中等方面受到關注。